尋找簡便而又準確評價瀝青混合料高溫性能的力學指標,更有利于指導路面設計與施工。本研究以SMA-13瀝青混合料為例,在開展瀝青混合料車轍變形規律的基礎上,探究各力學評價指標與車轍深度的相關性,提出有效評價瀝青混合料高溫性能的力學指標。
研究瀝青路面車轍變形規律,評價加載次數和溫度對SMA-13混合料車轍深度的影響,溫度擬采用30℃、40℃、50℃、60℃,每組采用4個平行試件,取平均值作為試驗結果。
研究瀝青混合料車轍變形與力學性能相關性,測試不同溫度下瀝青混合料的抗壓強度、馬歇爾穩定度、劈裂強度和抗彎拉強度,分析相同溫度下極限車轍深度與不同力學指標的線性關系,溫度擬采用30℃、40℃、50℃、60℃。
研究瀝青路面車轍變形規律車轍深度~加載次數變化規律,隨荷載作用次數增加,不同溫度下瀝青混合料車轍深度變化曲線極為相似,先迅速增長后趨于穩定。瀝青混合料的車轍形成與荷載重復作用緊密相關,在重復荷載的作用下,瀝青混合料會經歷壓密和疲勞過程。
加載初期,瀝青混合料內部的應力分布不均,且材料的粘彈性導致在重復荷載下易產生塑性變形,因此在外力作用下材料內部產生應力集中和塑性變形的累積,其內部結構會逐漸調整,粗集料逐漸密實形成骨架結構,瀝青膠漿與細集料被快速擠進礦料間隙中,車轍深度急劇增大。但這一過程也影響到材料的空隙率和承載能力,因此,隨著荷載作用次數持續增加,瀝青混合料內部開始形成較為均勻的應力分布,同時材料內部的微裂紋和塑性區域逐漸穩定,使得車轍深度的增長趨于平緩并最終穩定。
上海昌吉SYD-0719C-2自動車轍試驗儀,車轍試驗通常用于測量路面材料在模擬車輪荷載作用下的永久變形,從而評估其耐久性和使用壽命。這種試驗對于選擇適合特定交通量和氣候條件的路面材料至關重要。